岐山县不仅是西周文化的故乡,而且他创造的民风民俗,饮食文化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公元2005年7月14日,从素有传统美食之乡的岐山县传来喜讯,该县被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授予"陕西岐山--陕菜之乡"称号,获此殊荣在全省尚属首家。 为什么岐山被冠名为全省首家"陕菜之乡"称号?这还得从岐山县烹饪餐饮沿革和发展说起。 岐山饮食展示浓郁的文化底蕴 岐山是周室肇基之地,岐山饮食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素有传统"美食之乡"的美誉。无不蕴藏着浓郁的岐山饮食文化的特色。在岐山出土的大量青铜器、陶器等酒、食器文物证明岐山先民陶烹、铜烹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受周文化的熏陶,勤劳、智慧的岐山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创制出了百余种丰富多彩风味菜点,已形成整套丰富细腻的饮食习俗。最具代表的"岐山臊子面"孕育于周代,形成于唐代。《齐民要术》、《伤寒论》中均有对岐山面历史记载,有"神来之食"的美誉。据《岐山县志》记载:北宋时,善于识味的苏东坡在凤翔任佥事判官时,对岐山臊子面特别喜爱,曾写有"剩欲去为汤饼容"的诗句。元代诗人张翁也盛赞臊子面,作诗咏曰"腊彘开红玉,汤饼煮银丝"。明高濂《遵生八笺》里对岐山面食已有专门记载。清代是岐山名菜、名吃最鼎盛的时期,岐山名厨举不胜数:邢广善、王岐官、王居才等指点着西府餐饮江山。岐山照壁背后的面馆,至今被西府人所津津乐道。当年慈禧就是食用了此面馆的臊子面而赐龙凤旗的。这其中有一绝就是"七星灶",相传为鲁班建造,灶台前高后低,面大底小,使用起来不用风箱,灶台设六口锅,一眼烧六锅皆热,因有七眼,故称"七星灶",可称得上饮食史上的一大奇迹。"岐山照壁背后的面馆"、"三义馆"、"顺天成"等百年老字号烹饪名店为岐山的餐饮业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民国以后,岐山名厨邢呆子、赵乾儿、张广善、罗居太、王之娃、李德水、庞天红、席金卯、郭昌、王生昌、郝金奎、郝福明等,更是把岐山饮食推到了极致,肘花、皮冻、肘肚饭、海菜饭、十碗饭等知名菜类在继承传统中不断发扬光大。 岐山餐饮名菜名吃风味独特 岐山饮食文化内涵丰富,民俗节日饮食多有传统,红白喜事饮食比较讲究,饮食文化礼仪规范严格,形成了一整套丰富的饮食文化体系。最具特色的是风味小吃种类繁多,丰富多彩,不仅名扬陕西,同时誉满神州,是陕西风味中的精品。岐山臊子面以其面质薄筋光、味酸辣香、汤煎稀汪,吃法特殊,风味多彩,独树一帜。如今岐山臊子面、臊子肉已形成地方标准,2004年9月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并向社会发布,成为陕西省餐饮产品进行工业化生产的一个代表品种。岐山擀面皮白、薄、筋、香,诸味和谐,别具一格。岐山锅盔制作精细,色黄皮脆,干白酥香,风味独具。还有岐山挂面、稍米包子(烧麦)、岐山臊子、油胡旋、麦仁、酒麸、醋糟粉、酥饺等已形成岐山风味小吃系列名品,为陕西饮食风味作出了贡献。岐山的菜品、民间宴席独具风味,脍炙人口,如:民间宴席十碗饭、肘肚饭、海菜饭,有十三花凉菜、有肘肚、海味热菜,选料有鸡鸭鱼肉、海鲜、蔬菜,物料丰富,风味独特。臊子排骨、岐山肘花、小吃宴更是岐山菜点中精品。 岐山餐饮业在继承传统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岐山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以餐饮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决定》、《岐山县文化旅游名县建设工作规划》、《关于加快臊子面产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加快发展非国有经济的决定》等一系列文件,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掘民俗文化内涵和名吃资源,加大对全县饮食文化和旅游业的开发力度,为岐山县县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近年来,岐山县借助周公庙景区,以北郭村为中心,创建了西岐民俗第一村,发展了以岐山风味小吃为主的农家乐餐饮,现在已达到162户,平均每户年收入近10万元,如今"游周公庙,吃臊子面"已成为国内外游客的向往;2000年4月,岐山县成功地举办了首届周文化艺术节,岐山风味小吃、民间宴席使游客大饱眼福;2004年11月,县政府与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百集电视系列专题《三秦民俗》编委会联合举办了"中国·岐山首届臊子面大赛",获得了极大成功,国家、省、市近20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有力地宣传了岐山风味小吃,扩大了社会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