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饮食文化网

搜索
热门搜索: 食品 美食 食文化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中华饮食文化网 首页 研学游 查看内容

山西“闻喜花馍”:从农家灶台走上都市餐桌

2013-4-22 18:1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24| 评论: 0


“闻喜花馍”老艺人传授花馍制作技巧


    
  在山西省闻喜县薛店镇郝璧村一处农家小院内,记者看到60岁的张巧兰正和几个老姐妹围坐在一起,她们或和面,或揉搓,或挑压,一个个面团在她们灵巧的双手间翻转,变成鲜艳的小花、开屏的孔雀、威风八面的老虎……“闻喜花馍”的制作要历经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着色、插面花9道工序。当地知名花馍艺人张巧兰说:“要做出一个像样的花馍,至少要花上4天到5天时间。”
  
  据悉,“闻喜花馍”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盛行于明清,传承发展到今天,逐渐形成了节日花馍、婚嫁花馍、寿诞花馍、丧葬花馍、上梁花馍、乔迁花馍等完整的创作体系,具有丰厚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地方特色。2008年,“闻喜花馍”以其独有的食用、观赏、礼仪三大功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闻喜,花馍被称为“母亲的艺术”,因为它是由母亲或者母亲的母亲口传心授传下来的。张巧兰告诉记者,在很小的时候,母亲就手把手地教她制作花馍。“每逢过年过节或者办喜事、孩子过满月等,家里总是摆开长长的案板,村里的妇女全都聚集过来,一边拉家常,一边蒸花馍,热气腾腾的花馍出炉后,再染成五颜六色,那情景真是热闹喜庆。”在张巧兰的记忆中,蒸花馍的场景总是最温馨的。
  
  正因为花馍象征着喜庆吉祥,在当地花馍成为每个重要场合必备的一种吃食,当地百姓中流传着“有馍就有事,有事就有馍”的俗语。男女青年结婚时,新郎家要给新娘家蒸“上头糕”花馍,待新娘出门时,妈妈要将“上头糕”的根部一段裁下来,让一对新人带走,意味着女儿应在婆家扎根,其余切成片分送给族人与邻居,表示喜鸟儿翔远了。给老人蒸的寿糕花馍,周边有9只造型优美的狮子簇拥着一朵怒放的菊花,寓意“九世共居”。五彩斑斓的丧葬“面狮”花馍则寄托了对亲人的哀思。

  令闻喜人引以为傲的花馍也曾面临断代和失传的危机。随着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村里人纷纷出去打工,曾经的巧手媳妇们也不再热衷于蒸花馍了。“现在人们都图省事,很少捏花馍了。谁家办事,送点礼钱也就行了。”说起这些,张巧兰掩饰不住遗憾。
  
  近年来,随着国家鼓励和支持利用非遗项目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闻喜人也在琢磨将“闻喜花馍”这张烫金的名片发展成能让当地人致富的产业。2012年1月,闻喜连续成立了4家合作社,开始尝试将“闻喜花馍”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走出农家小院,走进北京、上海等大都市。那么,“闻喜花馍”产业化后利润究竟有多大?郝璧村仙女合作社负责人马温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2斤面粉可以蒸6个馒头,到超市也就卖10块钱。但如果用2斤面粉做成一个小老虎,那最少可以卖100元。虽说费点人力,但附加值高啊。一个妇女一年就能因此增收2万元呢,比在外打工强多了!”
  
  “自从春节在澳门参加‘春意万象满山川——山西省春节年俗展’回来后,订单就特别多,已经供不应求了。”马温发说,没想到农家的小吃食居然能受到都市人的青睐。城里人看到花馍都稀罕得不得了,婚庆、开业等摆放点花馍既喜庆,又有特色。下一步他们还打算招聘并培养一些年轻人,使花馍产业发展壮大。“让‘闻喜花馍’将喜庆和吉祥带给更多的人。”马温发说。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未标注原创的均转载自网络,目的在于传播信息和知识,不代表本网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本网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Copyright © 2013-2016 www.cdcrc.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Q|小黑屋|中华饮食文化网 . QQ:1684359091